“每到吃饭时间,孩子就会愁眉苦脸,哭哭啼啼,最后好不容易饭放在嘴里,可还没等反应就又吐了出来;有时为了喂一口饭,像是在打游击,整个屋子跑个遍……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孩子厌食不吃饭,听听中医怎么说

孩子厌食,可以吃药吗?

  “是药三分毒”,厌食的孩子本身消化功能就偏弱,药物不仅刺激肠胃、降低肠胃蠕动力,长期用药还会产生依赖性,而且还会增加孩子的消化负担,治病不治本!

厉害了我的妈此法徒手就能解决

  儿童推拿不仅能强化儿童消化系统功能,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胃液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改善食欲,达到治疗孩子厌食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增强孩子体质。

孩子厌食儿童推拿图解01运内八卦-次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想象八卦那种柔和感。

  作用:形滞销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02揉板门次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清胃热、止吐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主治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帮助小儿解决胃动力不足的问题。

03清补脾次

  位置: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

  手法:清补脾即来回推之。(最好将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健脾胃、补血气,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04清胃经次

  位置: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注意,可不是整个大拇指。

  手法:从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推就是清胃经了。

  作用:清中焦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等。

05清大肠-次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06推小横纹(四横纹)1-2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掌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消胀(腹胀)、退热(口舌生疮、脾胃之热)、散结。

07掐大四横纹(四缝穴)1-2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逐个掐揉,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对食欲不振、疳积、腹泻、腹胀、腹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08摩中脘1-2分钟

  位置:中脘位于肚脐直上4寸。

  手法:用一手大鱼际着力按摩该穴位。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09摩腹1-2分钟

  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10足三里2分钟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一边一分钟)。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11捏脊3-5遍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经济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小儿推拿”传统教学弊端在哪儿?

在长期的儿推教学与临床实践活动中,发现在儿推培训市场中,很多儿推手法的传授者受文化程度及教学教法常识匮乏的影响,在教学中授课的方式及教学组织方面教法混乱,缺少规律性的教学教法。

使学员在学习之后难以形成稳固的记忆,离开教学场地环境开始工作时不知该从何下手,甚至不敢轻易上手。更主要的是面对几天学习后所得到的知识点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回去后难以系统的完成诊断及实施正确的推拿手法。

高学践老师的“小儿推拿”

高学践: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小儿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精华班》主讲专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学者、中医小儿推拿学特约讲师、高级经络推拿师。学习中医二十余载,师出张寄岗派小儿推拿法。

针对“小儿推拿”传统教学中所出现的弊端,高学践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活动总结出一套具有系统性的、规律化的教学法:《小儿推拿模块化教学法及其应用》

这套教学法应用模式包括辨证思维形象化、起手动作套路化、推拿配方的模块化,使整个推拿过程程序化简单化,不易漏穴丢穴,使得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学员首次学习后就能立即掌握并实施儿推手法,而且效果很好!

其主要部分及优势如下:

一、“口令法”快速治疗

对于初次治疗的学员,可能遇到面对患者无从下手的状况,运用高学践老师总结的口令,便可快速开始进入手法的治疗。起始动作中只要求记住口令“右、左、右”,即左右手程序化的简单配合。既可稳固的握住小儿的小手又可立即开始推拿动作。

二、固定手势,辨证思维

伸出大指和小指,做出“六六大顺”的手势,可以帮助判断小儿“水”与“土”(即肾与脾)的关系及如何配合,如拇指的“土生金”、小指的“水火既济”以及拇指小指配合的“水土合德”等。

三、“配方”模块化

高学践老师根据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把治疗方法分为三个基础模块和一个特效穴附加法(即“散穴”)。每个模块里包含若干个固定的类似于中药配方固定“汤头”的穴位。根据需要调整每个穴位的按摩次数(即配方中的穴位按摩次数加减)。

手法教学见视频:

基础模块(基础方)的确定1

①起始模块(又称“起始方”),包括补脾方、清脾方和清补脾方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使用其中一个配方,以调整脾的功能。

②寒热模块(又称“寒热方”),包括提阳方和滋阴方,根据诊断,寒症就用提阳方,热症就用滋阴方。简单明了,一学即会。

③泄密湿方,包括治疗寒泄的“泄方”、治疗便秘的“秘方”和治疗湿热泄的“湿方”

④最后一步,根据需要添加“特效穴”(即“散穴”)。例如:附加二马穴、四横纹等特效穴。

配方举例:补脾方+提阳方+泄方+二马穴+…

优势:简单明了,不易漏穴,便于交流,便于推广。

纸上谈兵2

以“纸上谈兵”验证学员多日课程学习后对辨证、配穴能力的成效,即每次课程即将完成之际,最后一个环节叫“纸上谈兵”。

其做法是严格按照教材中“小儿常见病的诊治”所给出的病例,要求学员只能看到症状而看不到配穴的情况下给出穴位按摩配方,完成配方后与教材编写专家所给出的配方进行比较,要求做到80%的近似!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结论:

几乎都是90%以上的近似度!

通过以上模块化的长期实践和教学应用,使学员做到了学完课程后可立即开始工作,并且收到了学员非常好的反馈!

(附图:学员对模块化配穴应用的反馈截图)

口令化、手势化、模块化的治疗方式;简便直接、手把手的教学方法;一次学习,三次免费;让你学习无忧,从此不再害怕零基础。

了解最新课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